第二天的正式比赛开始。
虽然前一天做了充足的准备,但是比赛上厨师们还是不敢有丝毫松懈。
昨天大家已经把葱烧汁都准备妥当。
但今天还是需要烧海参。
需要选上好的章丘大葱葱白段。
先要用油炸出香味来。
炸葱段也需要掌握好油温和火候。
要用小火慢慢浸炸,把葱香味激发出来。
炸好的葱段还需要和油一起蒸制。
另起锅,用和葱段一起蒸的葱油,先炒制一些新的葱段,激发出葱香味后,便可以把海参和葱烧汁下锅。
接下来是一个慢慢收汁的过程。
要把葱烧汁收到粘稠,能够在海参表面挂住。
这个过程也需要对火候进行精准的把控。
临出锅的时候,再淋入蒸葱段的油。
之后把海参先单独出锅,摆放在盘子里,再把葱段和海参摆放在一起,最后把锅中的葱烧汁淋在表面。
看起来似乎每一位厨师几乎做法都是相同的。
似乎这道菜也做不出什么样来。
但在场的老师傅们和京城来的评委们都清楚,这其中的区别在昨天就已经确定了。
这道葱烧海参是不是美味,实际上最重要的操作都在昨天。
这一点冯正明也跟科夫曼进行了解释。
科夫曼有些惊讶:“哦冯,那昨天是很重要的”
冯正明点头:“对的,昨天对每位厨师都很重要,他们这道葱烧海参相互之间差距,也就在昨天准备中能体现出来,这个一会你品尝的时候,会感受到。”
现场不少观众也感到好奇,光是看厨师们的操作,确实比较不出区别来。
“这就算是做好了”
“感觉他们做的都差不多。”
“对啊,好像葱烧海参都是这样做,也没有什么样。”
“还是有不同的,有些厨师他们搭配两根葱。”
“哈哈哈,搭配两根葱也算有区别吗”
“是不一样啊,你们没吃过冯状元做的吗”
“冯状元做的不一样吗”
“当然,我去沪城的时候,去冯状元的店里吃过,要吃冯状元做的葱烧海参还需要提前预约,要等冯状元确定做提前放出菜单,然后还需要预订才有。”
“真的那么好吃”
“真的好吃,和泉城几家酒楼味道都不一样。”
“我也吃过一次,真的好吃,尤其是那个汁,我都恨不得拌饭能一下子吃三碗饭。”
“有那么夸张”
“你们是没吃过,吃过了就知道。”
“我吃过聚丰德的葱烧海参,味道确实很棒。”
“还是看今天比赛,哪位厨师做的葱烧海参最美味”
现场的观众确实都很好奇,一百位厨师都做葱烧海参,大家做出来的葱烧海参会有多少区别
终于,厨师们差不多都完成了,接下来就是品鉴的时间。
评委们还是分成几组,分别对百位厨师的葱烧海参品尝和打分。
葱烧海参最传统的吃法,一口海参搭配上一根葱段去吃。
现场为了方便评委们品尝,厨师们也会把海参切开。
同样葱也会被切成小段,方便和海参一起搭配吃。
冯正明专门邀请科夫曼一起品尝自己几位师兄的葱烧海参。
至于他手底下青年厨师们,则是交给了更专业的老师傅们去品鉴。
科夫曼按照厨师的习惯,先是沾了一点葱烧汁分别尝了尝。
很快他就品尝出不同厨师的葱烧海参,在葱烧汁上味道的区别。
“冯,真的会不一样,他们每个人的葱烧汁味道都有区别。”
冯正明笑着点头:“对,葱烧海参这道菜,看似好像做不出什么区别,但葱烧汁的味道上,不同厨师做会有很明显的区别。”
澳城来的那位大亨,也品尝了一番后,他也是有些惊讶。
“这个很像是粤菜中的鲍汁。”
冯正明回答:“对的,做法上会和鲍汁类似,甚至有些厨师熬制葱烧汁的时候,会在其中加入鲍鱼,增添滋味。”
经过冯正明这么一说,科夫曼和澳城大亨,还有其他几位评委再次品尝时,发现果然有些葱烧汁里是可以品尝出一些鲍鱼的鲜美味。
一番品鉴下来,冯正明六位师兄的葱烧汁,可以说味道上都有区别。
品尝到程国胜的葱烧汁,这次冯正明也细细品尝了一番。
一番品鉴后,冯正明大概猜到程国胜加入的东西,不过当着这么多人他没有去点破。
程国胜的葱烧汁相较于冯正明师兄们,口味上会有一点偏甜。
这个甜却不是用调出来的甜口。
这一丝的偏甜,确实让程国胜葱烧汁味道层次更丰富。
但是偏甜也会有一个致命的问题。
那就是容易让人觉得腻。
所以冯正明可以非常直观给出判断。
程国胜这种偏甜葱烧汁,会让顾客一开始很愿意吃,但是他的葱烧汁应该会被剩下。
调味这个东西,有时候会让人觉得非常玄学。
因为不同人的口味肯定会有区别。
如何调出一个大部份人都会喜欢的口,这就是个很难的事情。
酸、甜、咸相互之间平衡的配比,真的是需要很长时间钻研才行。
像是葱烧海参的葱烧汁,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点,就是葱香味。
葱香味过淡了,那么可能最后汁中就吃不出来。
可如果葱香味过重,又会抢了整个汁的味道。
这一切的平衡点,可能是一个厨师一生都需要认真琢磨的。
所以很多时候,你让一位大师傅或者老师傅给你一个准确配比的方子。
他们确实能给出来,但可能你按照方子配比做出来的味道,会跟他们自己做出来的有一些差别。
这种差别,会被很多人认为是老师傅们的经验。
但实际上,哪里会有什么一劳永逸的经验
不过是大师傅和老师傅们调味时,也会要自己尝一尝味道。
尝了之后,会和自己做了多年记忆中味道对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