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在又过了五六天,那边太医传来消息说,贵妃的病好转了,日后只要好生的将养就是。
贵妃病情好转,富察皇后心里松了一口气。
娴妃那边照着皇太后的吩咐,终于是再次找上了于穗岁来。
万方安和是临湖建的,温柔的风卷起一阵涟漪,揉碎了万方安和金色的楼宇倒影。
于穗岁在一个水榭里见了娴妃。
娴妃是个如高山雪莲一般清冷的人,她的眉眼并不柔和,相反带着一种锋利。
“珍嫔,你这宫女倒是手巧,做出来的茶点都这般精致小巧。”一个一个点心捏成两个拇指大小的,还是一朵朵的桃花,粉白色的立在白瓷盘中,煞是可爱。
于穗岁笑笑,她跟娴妃是邻居,之前娴妃送的牡丹,如今被姑姑养得很不错。
姑姑说皇太后喜欢养牡丹,娴妃喜欢养罗汉松,她就明白,姑姑这是提醒她,这牡丹是皇太后送的。
皇太后送的,这才是奇怪。皇太后是个游离在后宫嫔妃之外的人,她只关注两个人,一个是皇后,一个是娴妃。
在这两人中间的贵妃,皇太后看起来既不讨厌,也不亲近。
那皇太后关注她,也实在有些意外。
于穗岁将娴妃说的茶点往她面前推了推,笑着道:“娴妃娘娘试试?”娴妃这一次过来,是自己呢?还是皇太后的要求呢?
娴妃顺着于穗岁的话捻起一块点心放在嘴里,微甜,馅心是红豆沙的,里面还加了牛乳,吃起来还行。
“味道不错。”娴妃赞了一句,想起皇太后让她跟珍嫔多接触的要求,娴妃不懂缘由,只是照着做。
珍嫔是皇上的新宠,她长相清丽,没有贵妃那样的惊艳,可细细看来,还是能看出珍嫔那一双秋水瞳下的随意。
于穗岁又推了一杯茶过去,这尬聊什么时候能结束。
娴妃又端起茶来喝了两口,“蒙顶黄芽?”气味清纯,滋味甘醇,是上好的茶。
“是。”于穗岁答道。
娴妃慢慢放下杯子,笑着道:“一旗一枪,是春分时节的茶。”蒙顶黄芽是川茶,那蒙顶山终年都是云雾缭绕的,这茶叶的滋味也受这天气影响。
于穗岁点点头,“是,说是春分是采得,娴妃娘娘的舌头好生厉害。”娴妃肯定是了解过茶的,这茶什么时候采摘,什么工艺做出来,每一个款茶都有各自的滋味。
茶实在太多了,于穗岁记不住几个。
娴妃眉眼微弯,亮晶晶的眼睛注视着这黄色的茶汤,蒙顶黄芽,黄茶黄汤,她以前也有过,那个时候还是在府邸里的时候,她那时候不受宠爱,但是皇上也不曾亏待过她。
宫中送来的东西,皇上那时一般是叫皇后先选,再就是她了。
进了宫以后,她的位置就由着贵妃替代了。
如今内务府那边送来的茶,自然是没有皇上这边送来的好。
她也好久没有品尝过这川茶了。
“我以为珍嫔会更喜欢江南的茶,没曾想,珍嫔的对川茶也有几分喜爱。”娴妃这话是故意的。
于穗岁:“江南的茶也好,那杭州的西湖龙井、碧螺春那些,都是好茶,我就是喜欢新鲜,这什么茶都想要试一试。”茶嘛,自然是什么好茶都想要试试。
地大物博,茶都有成百上千种,当然是都要尝一尝才不枉此行。
娴妃说道:“也是,珍嫔是江南人,这在江南长大,只怕这些江南的茶你都喝惯了,想要换换口味。”
“那倒是没有,我入宫之前只是平头百姓家里的姑娘,这茶也是没有喝过几口好的。”原主家里哪里有钱去买这些好茶,这样的茶从来都是有价无市的,那最好的,顶级的茶是要进贡给皇帝的。
剩余的那些茶,也不是平民百姓能够买得起的。
娴妃听到这话,也不意外,珍嫔的出身,在宫里不说人尽皆知,但是大部分的嫔妃是知道的。
皇上喜欢江南的美人,江南那边每年有不少的官员暗中替皇上寻找美人,等到年末的时候统一的送到京城来,再送进宫里。
她知道的就不下十个。
珍嫔只是这里面,走得最快的一个,从来京城,到伺候皇上不过时一个多月的时间,她就实现了从养心殿里围房的宫女,到一宫之主的转变。
不过珍品嫔住在建福宫花园的延春阁倒是叫人有些意外,本以为是要放在后宫里的,东西十二宫还没有住满一半,怎么就挪了出去。
“瞧我!”娴妃假意的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,又笑着问:“这江南的春日是什么样的?”
“娴妃娘娘是问的哪里?”于穗岁觉得娴妃跟之前的皇后一样,都是在打探她的出身,这个事很重要吗?
怎么她们都过来试探。
娴妃:“珍嫔是哪里人?”
皇太后让她过来问一遍,娴妃自然是不能不从的。珍嫔是民女也好,不是也罢,皇上都不会在乎的。
皇上是个耽于享受的,只要他喜欢珍嫔,那珍嫔是什么出身都不重要。
在皇上的眼里,没有谁的出身能比他更高贵了。
于穗岁:“苏州。”原主是个正宗的苏州人,离开苏州之后还是跟着乾隆下江南的时候,回去过。
只是那个时候,原主的家人也已经搬去了乾隆给的苏州城里的房子居住了。
“都说江南好,珍嫔,苏州的春日怕是远胜京城。”娴妃又说道。
于穗岁:“苏州的春天有江南的烟雨,京城的春日有京城的味道。”千人千面,各人有各人的喜欢。
娴妃也知道自己不是个能够拐弯抹角的人,问到这里,她已经有些词穷了,皇太后想要她试探珍嫔是不是从苏州来的,其实更以进一步,就是想要知道珍嫔是不是那烟花之地出来的女子。
皇太后总是很在乎这个,之前有柏贵人也好被多番打听后,才又不提的。
娴妃不敢为太后原因,只能照着做。
于穗岁不在乎这个问题,只当是偶尔的社交了,娴妃问的话,也都是尽可能的说清楚明白。
最后娴妃自己不好意思了,才告辞离开。
珍嫔大概是看出来了,看出来她在探她的底,但是她没有拒绝,态度很好的配合了。
娴妃回头望了一眼万方安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