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标轻声说道:“西域地理位置较之中原海拔是高了点,咱们中原人过去以后,估摸着还不能很快适应那里的环境,故此若是想治理好乌斯藏地区,一来要让士兵们适应一两年,随后也要选派一些懂得乌斯藏地区语言的人,提前适应哪里的风土人情。”
待的洪武大帝与太子朱标这番话落下以后,韩宜可上前一步说道:“臣觉得治理乌斯藏要做长远打算,不管是讨伐那些不肯归顺的部落,亦或者是治理那些部落,短时间内自然是行不通的,或许咱们可以分成几个阶段,第一阶段出兵讨伐距离大明较近的那些部落,随后花费一些时间去治理。第二阶段继续向西讨伐其他部落,而后休兵继续治理,如此反复几年,整个乌斯藏就可全部成为大明疆域了。”
“为了有效的治理乌斯藏,可让那些部落酋长担任一些官职,也给予那些佛教领袖一些官职,让他们两派人马都有官可做,这个时候他们两派的意见肯定大为不同,朝廷就可以斟酌扶持一方,打压一方,如此反复,直到两派精神领袖人物逐渐消散,那么大明就真正的将乌斯藏地区治理好了。”
听的韩宜可这番话,洪武大帝深以为意地说道:“你这个分阶段实施的措施挺不错的,回头写个具体的章程呈上来。”
韩宜可拱手说道:“臣遵旨。”
七天一次的朝会效率还是挺不错的,没有了那些风闻奏事,没有了互相攻讦,有的只是共同提意见如何去做好一件事情。
整个廷议期间,除了商讨卜纳剌归顺一事,还商议了兴修水利,道路的事情,最后商议的是关于马关,廖镛廖钺等人奔赴东南半岛镇守的事宜。
基本上每一件事情经过商议以后,文武百官都同意了。
在散朝之际,洪武大帝看着文武百官说道:“七天一次的朝会制度,咱很满意,不仅提高了效率,诸位爱卿的精神头也挺不错,看来咱大孙又办成了一件事儿。”
杨士奇拱手说道:“减少了朝会的次数,群臣就可以将时间用在处理相关的事情上,不得不说皇孙殿下的建议很不错。”
詹微说道:“皇孙殿下的建议的确不错,上朝的时间推迟也可以让文武百官多睡一会儿,上朝期间也就不那么累了。”
听的詹微这样的话,众人纷纷笑出声来。
“咱大孙呀,有时候对你们比对咱还要好,不仅给你们增加了俸禄,提携了你们的子嗣,如今还给你们增加了休假,你们呀,可要知足呢。”
“臣等谢皇孙殿下体恤……”
廷议结束以后,洪武大帝闲来无事携带着朴无用出了宫去体察民情去了,太子朱标则与内阁众人,六部尚书,秦王朱樉协商关于乌斯藏归顺一事。
虽然廷议期间都商议的差不多了,但具体的细节还是需要完善的,当然了廷议的时候,洪武大帝还是很认可韩宜可的策略,也因此朱标让韩宜可拿出一个有效的措施。
乌斯藏该如何去治理,轮不到朱雄英去操心,毕竟该说的已经说了。
这一日清晨,朱雄英被一阵阵淅淅索索的阵雨给惊醒了。
百无聊赖的朱雄英起身以后,看着在一旁收拾的朴狗儿问道:“方孝孺他们去了多久了,孤都忘了。”
“大概一年多了吧。”
朱雄英揉了揉脑袋说道:“一年多的时间了,也不知道他们现在到哪里了。”
“殿下宽心,方大人他们一定会平安归来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