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话引起了一阵窃窃私语,之后就陆陆续续的走了一半的人。
没办法,人家都说了,农闲时不放假,这时候的人哪有不种地的,家里要是兄弟多还没分家的倒还好,自己去食品厂工作,兄弟能在家伺候地。
可要是家里人口少的就考虑不了这个事儿,要是真去了东升屯打工,那地里的活谁干呐,农民谁不看重粮食,是无论如何都不肯放弃种地的。
至于早晚的上班时间吧,大家伙都没觉得有啥问题。
因为要是上通水镇或者更远的市里打工,那个工时是要比食品厂的工时要长的多的。
城里工厂的大长班大家伙都听过,那可真是昼夜连轴转,人停机器不停啊,一天基本都得干上十二个小时,累的连吃饭都是随便扒拉一口对付对付就睡觉了。
和那个比起来,食品厂的工时可以说的上良心了,而且听他们厂子的人说,中午还给吃饭和休息的时间,食堂免费能吃顿饭,这些好事儿大家伙想都不敢想,都挺开心的。
一半的人都离开了,陆续往家走,剩下的还在观望。
老李头坐在桌子前给大家伙发报名表。
谁要老李头都给,但是收却不是都收的,至少上面得写清楚要求的那几项,那些连字都写不明白的,老李头会单独放到一旁,不肯和正常的放到一起。
这时候虽然有文盲,可大字不识一个的年轻人还是少,基本都是些岁数大且不乐意学习的,这屯子里可有不少没上过啥学却会写自己名字的,李建军可不想让自己的食品厂招到文盲来,毕竟知识到啥时候都有用,丢不了的。
见不少人都去领了报名表,就有人着急了。
接着就有人冲老李头借笔,可老李头的桌上就摆了一只钢笔,大家伙根本没随身带笔,一个个只好排队等别人写完自己再接过来用。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