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场交易双方都挺高兴。
李建军自觉能少费点儿劲。
王树义琢磨着这大兄弟能处,真给办事啊,而且财力十足啊,不然能给结现钱吗。
其实也不怪他这么想,现在的情况在这摆着呢。
村里每年都有下来卖鸡雏的,这都不是要现钱,都是赊着的。
卖鸡雏的小贩会用小本记上,谁家要了几只鸡,一共多少钱,等到秋天了一起来要账。
也不是他不想要现钱,是要现钱村民们真没有,没办法才出此下策的。
这时候“穷”是普遍的,大家伙儿都这么过日子,谁也没觉得哪不对。
就连这鸡蛋也是,村里谁家有老人,或者家里来客人了,想要整点鸡蛋或者大米啥的招待客人,那没有的人家只能去借了,然后慢慢再还,你让他拿钱买,不好意思真没有。
在这个一两块钱都得借的年代,能给结现钱的,也就是每年卖粮的粮贩子了,再就是那条件好的人家。
要不王淑华能看见赵艳一口气买四把菜刀惊讶吗,村里人就是这样,无论有钱的还是没钱的人家,都节约的很,能凑合用的,绝不买新的。
此时被认为“财力十足”的李建军正卯足了劲儿赶车寻思尽快回家呢。
没办法,车上简直是鸡飞狗跳,三哥左顾右盼忙够呛。
早上出来的时候忘记带块布啥的了,鸡笼上空荡荡的,没有盖,再加上驴车晃晃悠悠的,这些小鸡可能是害怕,上蹿下跳的想往出跑。
虽然笼子挺高,李斌知道它们应该是飞不出来,可架不住它们闹腾啊,李斌左右来回捂,最后忙一身汗,整急眼了,索性把外套脱下来了,直接盖到鸡笼子上了。
李建军回头一看,这能成吗,急了,说道:“三哥你快把棉袄穿上,这大冬天的还下着雪呢,不穿棉袄这不坏菜了吗,咱不差这一会儿了,马上到家了,你不用捂了,它们应该飞不出来。”
看兄弟急眼,再加上气温低,不穿棉袄是真冷,李斌才把棉袄套上。
边套他还边回答:“穿上了,别着急了,我也不知道是咋了,一着急就脑抽了,干出这虎事!”
等到家,两人忙活着把鸡笼抬进后院,李建军赶紧张罗着给三哥熬了份姜汤,还往里面放了不少红糖。
当然了,他自己熬的。
可不敢支使自己媳妇干,上回她给自己熬的那碗红糖姜汤实在是过于惊艳,以至于自己到现在都记得,那味道叫一个“惨烈”。
李建军想还是自己熬吧,别让媳妇的手艺出来现眼了,丢不起那个人啊。
李斌喝着弟弟给熬的红糖姜汤,嘴上虽然说着:“用不上这个,就那一会儿也没冻着,军子你熬它干啥,白瞎那红糖了”,可心里还挺受用。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