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这话说的真心,确实是挺羡慕老李家人丁兴旺的。
他这辈子就一儿一女,闺女早早就嫁出去了,嫁的远也不怎么回来,剩这么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在身边,看见姑娘就脸红,让他去相亲,好嘛,能给人家姑娘都憋走,他是真不说话啊!话说自己和老婆俩人谁都不是这闷葫芦的性格啊,咋就生了这么个据嘴的葫芦呢!
提到弟弟李建党,李建军是真不太想提,这小子不干人事,上回揍完他,这小子算是记上仇了,一次没回来过,一说起他,老李家谁都愁。
正想着咋措辞呢,客车过来了。
得,还想啥话题了,赶紧挤上去找坐吧。
跑村线的客车都是年头挺长的旧车,车上汽油味挺重的,赵艳上车就感觉有些冲鼻子,李建军看她皱眉毛赶紧找了个靠窗的坐,让她坐下了。
车上人声鼎沸,坐的都是十里八村的乡亲们,大家多多少少都认识,有的还沾亲带故的,这不坐上一辆车就唠开了,东北人自带热情劲儿,说话也诙谐,即使不认识,唠几句也就熟悉了。
村里土路颠簸,好在屯子离镇上不算远,没等赵艳怎么晕车呢,就到镇上了。
这个年代的政府效率赵艳不是很清楚,可乡镇基层办点啥事她可知道,还真是赶早不赶晚,记忆中有一次父亲的退员需要出个证明,可赶上几句去都没办上,不是办事员有事提前走了就是人家出差开会去了不在,再不就是去的是下午,人家提前下班了。
赵艳可算知道了,办事得提前去,最好早上就去,那会儿人肯定在。
俩人没敢耽搁,直接奔卫生局去了。
来这是为了办许可证,提交了简单的手续后这个很快就办下来了,所幸镇子不大,俩人走着去了工商局,提交了身份证和许可证,办下来了营业执照。
办完这俩件事,在工商局旁边的小饭馆随便要了俩菜吃了顿饭,俩人也没多待,毕竟正事还没办完呢。
这会儿政府还没开门,去也办不上,俩人奔医院去了。
医院倒是没啥人,到药房开了点塔糖,李建军直接就吃了。
剩下两颗得带回去给梅梅和兰兰,这俩孩子挺长时间没领着打虫了,得给她们吃这个了。
至于赵艳,她闻着塔糖的奶香味有点馋,不过李建军可不敢给她乱吃,这要是吃出来啥事来,李建军觉得自己得哭死。
塔糖这个东西确实是这个年代的人经常吃的东西。
村里经常有小孩玩着玩着就哭闹着肚子疼,也不是吃坏了肚子,更不是着凉了,老人和父母都急够呛,村里的赤脚大夫根本不用指望,你指望他看病你都得急死。
后来往镇上医院一送,大夫一看就知道咋回事儿了,给孩子吃了驱虫的塔糖,没多久孩子去趟厕所回来就好了。
据孩子描述,翔里居然翻涌着白花花的长条虫子,那就是吃这个塔糖打出来的,试想一下,这玩意儿在孩子肚子里,孩子能不肚子疼吗!
好了之后家长放心了,小孩也高兴。
毕竟这塔糖有浓浓的奶香味,吃起来也甜甜的,深受小朋友喜爱啊。
赵艳没吃过这种糖,后世不知道什么原因,已经见不到这种塔糖了,这会儿看男人手里的糖还真有点馋。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