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竟,兴鸿科技的产品真不差。
用张永廉的原话说:“你把价格压得太低,将来咱哥俩在深圳还怎么享受生活?”
身为公司副总,他不需要沈林风给什么回扣。但是,张永廉很会做人,希望沈林风多赚一点。该说不说,他很喜欢深圳纸醉金迷的生活方式。
而且张永廉也知道,新能源汽车公司最擅长的降本增效办法,就是不断压缩供应商的价格,提高他们的合作难度,从而去跟同行业品牌去竞争。如果兴鸿科技为了进入他们的供应商名单,选择大幅度的降低价格,将来在合作的时候,操作空间就会大大缩小。
更有先见之明的张永廉,替沈林风想得更多。
从这件事上,沈林风又增长了见识。更重要的是感激张永廉的成就!他对张永廉说:“张哥,十分感谢你的帮衬。以前我认为你是一个有阅历又和善的大哥,现在才发现你还是一位特别照顾弟弟的好哥哥,你身上的优点太多啦,我得不断学习啊!”
“哥,这次考察结束,要不要安排一下?”
他指的是安排一点特色的东西。张永廉自然懂的。
但是,那种事怎么能够让手下的人参与?便对沈林风说:“不用安排,请大家伙吃顿好的就行。这里就咱兄弟俩在场,哥哥跟你说句实诚话,以后你也别太将就我手底下那些采购经理、主管什么的,更没有必要亲力亲为,派一个精灵一点的销售人员跟踪好就行,其他有我处理。”
沈林风马上心领神会:“明白明白,我会安排专职对接的销售人员。”
沈林风知道,张永廉不希望他跟手底下的人接触太多,尤其不希望沈林风用接待他的方式去接待手底下那些采购部经理、主管和专员。
因为很多人喜欢思考,也习惯脑补某些事情。假如沈林风对待张永廉的下属过分热情,接待的方式过于突出,那么张永廉手底下的那些人肯定会发散思维,想象沈林风跟张永廉的亲疏关系。
让沈林风的专职销售跟底下的人去对接工作,有点兵对兵,将对将的意思。实际上根本原因就是为了避嫌,免得沈林风无意中露出马脚。换成一般销售人员去对接工作,那么不管销售人员怎么安排,具体干什么工作,他们都不会想象太多。
即使会有遐想,也不可能太具体。
......
沈林风在销售部选了一个机灵的小伙子,让他去跟踪后面的事情。
小伙子叫做冯子航,在兴鸿科技呆了三年多,头脑灵活且忠诚,业务能力非常强。
沈林风跟他说,你要好好做工作,力争把客户公司的人员架构,尤其是采购、仓管、工程、研发和财务等几个部门,必须跟他们处成兄弟。
采购这一块,沈林风要求冯子航从上到下,都要十分熟络,而且一个不能得罪。对客户锂电池的理解,要做到对方用了多少家供应商,用的是哪些品牌,具体每一家供应商的出货比例,账期、售后,甚至供应商背后的关键人,都要掌握清楚。
这些并不算太难,但是需要时间。
冯子航到张总公司之后,开始肯定遇到一些阻力。但是小伙子跟沈林风一样,非常灵活,没多长的时间,就跟张永廉手底下的人处成了好兄弟。
他需要的信息,变得越来越精准。
有些沈林风都不能从张永廉那里掏出来的信息,也被他给弄到了。
这为双方和合作,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因此,张永廉也顺理成章的把兴鸿科技纳入到供应商名录中,剩下的就要靠冯子航去公关,争取在客户的某个车型,或者某个区域的车辆中,运用兴鸿科技的电池。
这种事,一般要找研发部、工程部和采购部配合。
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