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皇上仁慈圣明!”群臣跪倒在地,一番称颂之后,这才起身陆续离开玉熙宫。
此时,玉熙宫外却是大雨滂沱。
不过众人为了表示对皇上的尊敬,都没有用灵气遮挡,而是撑着伞离去。
一路从玉溪宫出去,直到西月之外,众人依旧没有有灵气,弹开雨滴的意思。
反而一个两个的撑着伞在雨中漫步交谈。
以前没有修仙之时,他们都是凡人,撑伞是必须的,毕竟风寒可会要命,后来修仙之后,短暂的使用灵气弹开雨露风霜,那是尝鲜。
渐渐的,众人便开始内敛起来。
反而享受这种,以修仙之人的姿态,撑伞漫步雨中的格调,渐渐的形成了含蓄的风气。
这种作风,更是影响到海外诸布政使司。
比如不列颠布政使司的官员,还有一些贵族家族,出行就喜欢撑伞,乘坐马车等等。在他们看来,这也属于一种上流权贵的格调!
只有平民,才会为了节省时间,用灵气避开风霜雨露,因为他们要为了生计和资源奔波。
一方修仙世界,需要的不光是资源,还有仙道的理念的成熟与沉淀,发展独有特色。
如今的大明仙朝,已然在修仙一道上,发展出了自己独有的风土人情。
甚至这种风俗,就连罗阳仙踪这等看破世俗红尘的散仙,也选择了入乡随俗。
用他的话说,这种回归原始的方式,身处红尘,内敛仙气,反而是对心境的一种磨练。
散仙大能都认可的方式,一时间这种独特的风俗在整个大明世界权贵圈层当中盛行。
“飒飒飒。”
大雨冲刷而下,拍打在雨伞上,发出阵阵密集的声音。
“爹,张居正莫不是疯了”严世蕃看向老爹严嵩问道,说话间还瞟了一眼胡宗宪。
“张居正此人如今的城府心计,怕已不在我和徐阶之下了,”说完,严嵩看向胡宗宪,语气温吞道:“汝贞,你可看出了什么”
“恩师,恕弟子愚钝,暂且看不出张居正的想法,”胡宗宪微微摇头,而后又分析道:“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张居正支持的是安王殿下。”
“如今他提出‘废除本命修行体系’的言论,必然会在短时间内传遍整个大明世界。如此一来,怕安王殿下也会有极大的影响。”
“安王麾下的势力,知道了会怎么想”
“大家跟随一个势力,无非就是为了追求更多的资源修仙长生,可要是让所有人都看不到希望的话,那众人还为何要跟随他们呢”
“张居正此举就是绝户之计,而且绝的不光是全天下,还有他自己和他这一系的所有人。”
“他难道就不怕安王怪罪吗”
“当然,不仅是安王,要知道现如今的安王和裕王已经达成了合作。”
“牵一发而动全身,影响的还有裕王府麾下的所有家族势力。”
“说实话,我看不透张居正想做什么。”
“这完全不符合利益!”
雨幕珠帘,前方人影早已模糊,严嵩没有用修为,只是用肉眼看着,吸了一口冰凉的水汽,而后悠悠道:“有些人修仙求长生,有些人修仙为家族永恒,也有些人为了政治抱负!”
“张居正便属于后者。”
“他的本命就是一部变法之书。”
“可也正因为如此,他必然是要和朝堂牵扯极深,才能确保修为永恒。”
“一次将整个朝堂所有派系得罪个遍,甚至是得罪整个天下修士。”
“他的变法以后还能实行的下去吗”
“随便一个政敌出现,都可以借此事,裹挟天下大势来阻击他。”
“而且阻击成功的可能非常之大,振臂一呼便会有无数修行之人响应。”
“而这也是老夫心中的疑惑所在。”
“呵,”说着严嵩突然轻笑一声,摆了摆手道,“罢了罢了,长江后浪推前浪嘛!”
“大明能有如此城府算计之人,我这个内阁首辅也就能放心了。”
“以后就在皇上入仙界隐退了,这人间王朝新君继位,有此等臣子辅佐,永世无忧。”
听着严嵩这番慷慨激昂,忧国忧民的话语,严世蕃和胡宗宪对视了一眼后选择默不作声。
听老爹(恩师)说话,要听一半露一半,绝对不可尽信,这点他们自然知道。
而这后面,忧国忧民的这一番话,听听就是了,这样的大话朝堂之上哪个官员不说
当然,此时议论张居正真正目的的,可不仅仅是严嵩三人,徐阶父子、高拱、赵贞吉,裕王、景王、恭王、安王、宁王都在议论。
如今恐怕整个京城之中,有资格入玉熙宫议政的重臣当中,除了没心没肺,只关注军方实力提升的王崇古和俞大猷之外,也只有一个海瑞,能做到心无旁骛,不去管这些琐事了。
嗯,在海瑞看来,不论张居正有何目的,只要是对大明有利,那他就不会反对。
而恰恰昭居者提出的废除本命修仙体系,对未来大明新朝的发展有益。
因此在海瑞看来这一点值得支持。
跟胡宗宪预料之中的一样,毫无疑问的,张居正今日在玉熙宫提出的,废除本命修仙体系一事,很快便宛若长了翅膀一般传遍天下。
一时间,天下哗然!
大明世界,无数修士,对张居正破口大骂,称其为祸世巨贼,甚至在灵网上请命,要求皇上罢黜张居正。
不少官员,更是第一时间,通过灵网上奏本到内阁,弹劾张居正,动摇国本!
一日不到的时间,张居正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,开始遭到抵制。
神奇的是,网监司也没有任何举动。
虽说灵网由网监司管理,可背后的掌控者,就是内阁,因此张家有意出面,也遭到其他人的阻击。
自然而然的,这等事关未来朝廷国策,仅限可以入玉熙宫议政重臣知晓的大事,为何会传出去,弄得人尽皆知的原因也不言而喻了。
显然,内阁,或是诸王中,有人出手了。
一场无形中酝酿的政斗,再次拉开了帷幕,而对这一切,嘉靖却是早有预料。
朝堂之上,群臣各方势力,你方唱罢我方唱,争斗不休,才是常态。
“……”